线切割加工钛合金和不锈钢速度为什么会不一样?
这种情况在高厚度切割时往往会遇到,根本原因还是工作液的问题,当然也和其它因素如:变频跟踪速度、钼丝张力的均匀一致性等有关。顺便说一句,在切割高厚度工件时最好将变频跟踪打快一点,因为在过跟踪时基本不会断丝,但在欠跟踪时往往会导致加工不稳,引起断丝。
钛合金车加工的转速和进刀量?
转速:300转;进刀量:0.22mm
钛合金主轴转速一般应该在300转以内,主要针对毛棒,光刀转速应该控制在500转以内,但是也要视材料表面,材质纯度具体情况而定。
直到目前为止工业界对高速加工技术HSM还未有一种统一、明确、权威和公认的定义。实际上,HSM 技术中“高速”是为一种相对性概念,对不同工件材料或不同切削工艺类型其HSM定义的“高速”速度范围则是不同的。钛合金材相对材料可加工性Kr仅为0.22~0.35,属很难切削加工之金属材,其高速切削速度范围(100~1,200m/min)远低于铝合金材(2,500~7,500m/min)。比如一把直径50mm刀具,在主轴转速4,000r/min时其切削速度为628m/min,对铝合金材而言,这挨不上高速的边,但对钛合金材而言,这已是较高速了。显然,用于钛合金材HEM-HSM加工应用的高速数控加工机床明显不同于铝合金材场合,简单地讲,对铝合金材需要高功率高转速主轴的数控加工机床,对钛合金材则需要高功率高转矩主轴的数控加工机床。
ta15钛合金的固溶和时效工艺?
固溶处理是将TA15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内部的合金元素均匀分布,消除应力和组织缺陷,提高塑性和韧性。
时效处理是在固溶处理后,将TA15在一定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使其内部的合金元素形成强化相,提高硬度和强度。 固溶处理的温度一般在900℃左右,保温时间根据板材厚度和规格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固溶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加热速度和保温时间,避免过度加热和过长保温时间导致晶粒长大和组织变粗,影响TA15的性能。
时效处理的温度一般在500℃左右,保温时间也根据板材厚度和规格不同而有所差异。在时效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避免过长保温时间和过快冷却速度导致合金元素无法形成强化相,影响TA15的性能。
固溶和时效处理是对钛及钛合金热处理强化的一种主要手段。它实际上是分为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两个步骤进行的。固溶处理是把钛及钛合金加热、保温并快速冷却到室温的操作。时效处理则是在固溶处理后,将工件在中等温度范围(450-550℃)保温一定时间后再空冷的操作。这种热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近α合金,α+化合物合金、α+β合金和可热处理β合金。
钛及钛合金进行固溶处理的目的是保留可以产生实效强化的亚稳定相。对于近α和α+β型合金,固溶处理的目的是为了保留马氏体α’、 α”或少量的亚稳定β相。固溶处理温度通常选择在低于相变点40-100℃。此时可得到一定比例的初生α相β相。β相在随后的快速冷却中产生亚稳定相。冷却方式一般需要水淬,也可采用油淬。应该强调指出,这两类合金在淬火时一定要迅速进行。延时淬火时间,产品温度迅速降低,α相将首先在原始β相晶界上生核并长大,影响淬火状态的力学性能。给出了淬火延误操作对TC4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通常要求淬火延误时间不能超过10秒,对薄板则要求更高。此外,对形状复杂的工件或薄板还要注意防止淬火变形。
亚稳定型合金固溶处理的目的是为了保留亚稳定β相。固溶处理温度通常选择在α+β/β相变点以上40-80℃。冷却方式可***用空冷和水冷。为了防止淬火变形和提高经济效果一般***用空冷。
对一些α+化合物合金,固溶处理的目的是为了保留过饱和β固溶体。固溶处理温度一般选择在刚刚低于共析温度。如Ti-2Cu合金,共析温度为798℃,固溶处理温度选择在790.℃冷却方式可选择空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钛合金速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钛合金速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