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汉字的“六书”造字法?
从考古中发现了上古夏商时的最早的汉字——甲骨文。共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也是世界最早的文字之一。体现了中华炎黄先民的聪明才智,是世界上其他民族无与伦比的。后代人分析甲骨文,有象形、指亊、形声、会意四种造字方法,有***借、转注两种用字方法,合称六书。日,月,人,水,雨,木,刀,鸟,马,龟等独体字以简化的图形表示具体的事物,为象形文字,是最早的文字。象形字最少,却是其他造字法的基础。有些事无法用象形法,先民们就用象形和抽象结合起来。如刃,在刀字上加一点,指示为刀锋。这是指事造字法。有些事物不能加点划,就用两个独体字合成一个字。如从,表示两人或多人跟随。鸣,用口加鸟表示鸟叫。这些造字法还不够用,先民用一个独体字表义,另个独体字表音(同音或近音),合成字。如铭,村,時,魅,基,蒂(草根),这是形声造字法,形声字是汉字中数量最多的(包括近现代新发现的金属元素,如钛,镭等),占80%以上。故有俗昵语:秀才不识字读半边。***借,用同音字代替,这在文言文中时有出现。如《诗经.七月》:“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蚤即***借“早”字。了解六书,对儿童是需要的。汉朝班固在《汉书》中写:“上古八岁入学,教之六书”。就是现代小学里,语文老师向学生讲解六书,对学生多识字很有帮助。
题主好,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总结出了汉字造字的六种方法,称之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借,其中前四种是造字的方法,后两种是用字的方法。
“六书”体现着我们祖先无尽的聪明,汉文化能够绵延不绝的传承下来,最为根本的就在于汉字“六书”的智慧。最早的文字必然是象形文字,用线条画出事物的样子相互交流,中国是这样,埃及、苏美尔人也是这样。后来随着生产生活的发展,交流需要的字就更多了,聪明的祖先于是发明了指事和会意的造字方法,苏美尔人和埃及人不会指事和会意,文字就只有转而向符号化发展,慢慢演变成为了表音文字。
随着交流进一步的发展,字的需要更多了,祖先又进一步用形声的办法来造字,字的数量一下扩大了好多,加上专注和***借的用字方法,我们的汉字足矣承担不断发展的交流需要,有着很强的自我造血功能的中国汉字,现在有十万左右,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用担心字不够用。
中国的汉字从一开始到现在就一直没有离开自然的物,它有形有意也有音,每一个汉字都是音、意、形三位一体。汉字是文化的载体,它本身也是文化,这就不同于符号化的其他文字,中国字是有着一种活气在里面,它是活的是生动的,是有温度的,这不像别的文字只是一个死的符号,它们组成一个有意思的句子也是机械的如同数学的演算一样的冰冷生硬。
世界上也只有中国文字才可以形成书法,就是因为汉字一直就没离开自然,没离开事物,这样用线条表现出来的书法作品,即使你一个字都不认识,但书法的艺术魅力你也是可以感知得到的,就像你看自然的事物景物一样。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建立在汉字的基础上的,汉字是载体又本身是文化,汉字的发展就在于祖先聪明的发明了指事会意和形声的造字法,这是了不起的智慧。
所谓“六书”,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借,六种造字方法。
就是描摹。象形,就是根据所看到的物象,直接描画出事物形体的一种造字方法。直接画出的有时是物体的全部,例如“日”字就是一个天上的太阳,“月”字就是一个弯弯的月亮;有时是物体的局部,例如“羊”字就是一个羊的头部;有时则连带着其他相关物体一起画出,例如“瓜”字就是画了个瓜,连同瓜的枝蔓也一并画上。
生活中有很多不容易用象形字来表示的概念和事物,于是就造出了示意图作用的指事字。指事字的构造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用纯符号来表示事情(这类指事字数量极少);一种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指示符号来示意。
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在一起以表示一个新的字义的造字法,它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字的意义的会合。
形声字是由形符(义符)和声符(音符)两部分组成的。
形符提示字义,声符提示读音,如“铜”字,“金”提示字意,“同”提示字音;又如“河”字,“斗”提示字义,“可”提示字音。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法,它的出现为汉字带来了新生,在《说文解字》中,形声字占总数的80%以上;在现代汉字中,形声字所占比例在90%上。它是新造字首选的造字方法。形声字依然能给我们带来意象之美,令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借是借一个已有的字来表示与其读音相同的词,也就是说,口语中已经有了这个词,而笔下却没有这个字,于是就借用声音相同的来表示。许慎给***借的定义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可以说这是一种象声用字法,严格地说***借不是造字法。
例如,“来”字像麦穗之形,为象形字,本义指麦子,后来被***借指“来去”的“来”;“汝”原本是一条河流的名字,后来被***借为第二人称的代词用了,这个第二人称的代词“汝”与“汝水”(淮河支流)毫无关系。
转注究竟确指何法,历来众说纷坛。《说文解字》定义为:“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建类一首”,是说转注出来的字和本字属于同一个部首;“同意相受”是说转注字和本字意义相同;从“考”“老”的举例可见,转注字与本字的读音也相近。
我们认为,转注就是“互训”,指两个字可以相互解释,严格说它也不是造字法,只是用字法。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它是汉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因生活和交流的需要,在劳动中不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汉字有独体字和合体字之分,独体字是以图形为基础发展变化而来的“象形字”和“指事字”,合体字是以独体字为基础而构成的,包括“会意字”和“形声字”。所谓“六书”,即认为汉字的构成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借”六种方法,现代学者认为,“六书”的前四种是构字方法,后两种只是用字方法。
一象形
象形就是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造出的字就是象形字。
这种造字法接近图画,但复杂的事物、抽象的概念无法象形,所以单靠这种方法造的字极少,但它是构成汉字的基础。
二指事
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造出的字就是指事字。
指事字可分两种。一种是象征性符号的指事字,如用三条线表示“三”;另一种是象形字加提示符号的指事字,如“本”原意是树根,在“木”下部加一个点。有些古代的指事字,在现行汉字中还可以看做指事字,如“一、二、三、刃”等,有些已经看不出其指事的意图,如“甘、朱、末”等。
三会意
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造出的字就是会意字。
会意字有异体会意字和同体会意字两类。异体会意字用不同的字组成,如“武” ,从戈从止,止是趾本字,戈下有脚,表示人拿着武器走。同体会意字用相同的字组成,如“从”、“森”等。